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思考(上)

 

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思考(上)

深圳市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院长:沈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第四部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到了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具体任务和措施中提到“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什么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如何利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提升产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中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短板与差距有哪些?如何建立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和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质量专业人士深入的思考。

 

一、什么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简称NQI)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共同提出,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完善质量基础设施的管理架构。

2005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出口战略创新》中首次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

2006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将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主要包含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并称为国家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其中,计量是基准,是控制质量的基础,标准是依据,用以引领质量提升,合格评定是手段,控制质量并建立质量信任,三者构成一条完整的链条,是保护消费者权利、提高企业生产力和质量、保护环境、维护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支撑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关系图见图1。

 

https://pics6.baidu.com/feed/0b7b02087bf40ad1988c142ec8c4b4d9abecce87.jpeg?token=56efbf9b9e7ebff86c3eb9dacd90c108

图1: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关系图

2013年,世界银行提出了建设国家质量基础的公共干预理论,认为国家质量基础适用于所有产品和服务。

2017年,经过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贸易中心(ITC)、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联合国欧洲经济署(UNECE)、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等10个国际机构共同研究。

201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发布的《质量政策——技术指南》一书中提出了新的质量基础设施定义。指出,质量基础设施是由支持与提升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所需的组织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和实践构成的体系。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涉及消费者、企业、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机构、政府治理五个方面。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依赖于计量、标准、认可、合格评定和市场监督。政府治理表现为市场监督,之外,体现为5大技术要素(计量、标准、认可、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被从之前的合格评定中单独列出,与计量、标准共同承担公共机构的角色。合格评定(主要包含检验检测、认证)则以第三方的姿态服务于企业,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2018年11月30日,国际质量基础设施网络(INetQI)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成立会议,标志着国际质量基础设施网络正式诞生。截至2018年12月底,全球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市场约为10157亿元,近10年平均每年增速约10%。

中国是在2012年才重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的整体规划与建设。2012年1月11日,国务院召开的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常务会议强调:“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是合格评定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基础工作,必须予以加强”。2016年1月11日至1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在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用了大量篇幅专门阐述NQI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技部也以专栏形式首次将NQI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我国《计量法》、《标准化法》、《认证认可条例》为NQI的体系化建设和高效率运行提供了周全的法制保障。

质量基础设施NQI是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形成的综合质量支撑与服务体系,是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和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国家质量基础NQI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见图2。

img2

图2:国家质量基础NQI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计量是产品质量和质量优势的基本保证。计量被形象地称为工业的“眼睛”,在产品生产全过程每个环节,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都依赖于稳定的计量检测与管理。没有科学、准确的测量,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引领质量,习近平主席说“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先进的标准能为质量改进提供路线图,从而提高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带动从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到关键工艺、重大装备乃至整个最终产品产业链的质量提升。

检验检测是在计量和标准的基础上,检验检测机构按照一定的流程开展的合格评定工作,例如应用专门的仪器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检测,证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符合相关的技术质量标准,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过程。截止 2019 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 44,007 家,共实现营业收入 3,225.09 亿元,共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5.27 亿份,共有从业人员 128.47 万人,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710.82 万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 3,681.17 亿元,检验检测机构面积 7,940 万平方米。

认证认可是在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前提下,认证机构按照国际认证规则证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技术标准要求,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ISO9001国际标准的要求并颁发证书的过程,因此质量认证证书也被称为企业国际、国内贸易的“信用”证书。质量认证分为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截止 2019 年底,我国共有各类认证机构 559家,共实现营业收入 276.05 亿元,共向社会出具有效认证证书 240.3 亿张,共有从业人员 11.59 万人。

质量管理实际上是对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的综合使用,即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引领下,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的过程。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主攻方向。无论是生产供给还是消费服务,提升质量都需要设定相应的标准规制,统一高质量标准和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为中国制造打造国际市场准入服务平台和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本地化测试平台,构建“一个标准、一次检测、全球通行”的检测认证体系,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成功进入全球市场。

 

二、如何利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提升产业、产品和服务质量?

质量基础设施NQI是一套综合质量支撑与服务体系。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专业性非常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各个专业的技术性非常强,门槛高,提供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国家认监委的批准或许可,因此大部分机构主要是由国家建立的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人员素质和机构水平普遍比较高。二是综合应用能力要求高。企业发展中的质量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会诊”,现状是我们的“专科医生”比较多,具有综合分析、全面分析的“全科医生”比较少,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治疗方式比较严重,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三是必须结合中国实践建立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方法。目前国家在各个领域都提出了“高质量发展”,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给出了质量提升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并且提出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具体方法论。

 

1、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围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开展质量状况调查,组织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找准比较优势、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研究制定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加强与国际优质产品的质量比对,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组织质量提升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控制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实施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可靠性专项行动计划,重点解决关键系统、关键产品质量难点问题,支撑重点武器装备质量水平提升。

 

2、加快标准提档升级。改革标准供给体系,推动消费品标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加快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推动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建立标准化军民融合长效机制。推进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开展重点行业国内外标准比对,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开展对标达标活动,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逐步消除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差距。

 

3、激发质量创新活力。建立质量分级制度,倡导优质优价,引导、保护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的积极性。开展新产业、新动能标准领航工程,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小组活动,促进质量管理、质量技术、质量工作法创新。鼓励企业优化功能设计、模块化设计、外观设计、人体工效学设计,推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高产品扩展性、耐久性、舒适性等质量特性,满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消费友好等需求。鼓励以用户为中心的微创新,改善用户体验,激发消费潜能。

 

4、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发挥质量标杆企业和中央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提质降本增效。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等活动,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推行精益生产、清洁生产等高效生产方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整合生产组织全过程要素资源,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标准管理、供应链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促进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实现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5、加强全面质量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强对质量的全方位监管。做好新形势下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健全打击侵权假冒长效机制。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跨区域和跨境执法协作。加强进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守国门质量安全底线。开展质量问题产品专项整治和区域集中整治,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健全质量违法行为记录及公布制度,加大行政处罚等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严格落实汽车等产品的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探索建立第三方质量担保争议处理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提高产品安全、环保、可靠性等要求和标准。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扩大召回范围,健全缺陷产品召回行政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信息共享和部门协作机制。实施服务质量监测基础建设工程。建立责任明确、反应及时、处置高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净化旅游消费环境。

 

6、针对消费品产业链。开展全方位“质量体检”服务,为企业“诊断把脉”,促进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纺织等消费领域产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可靠性和竞争力。

 

7、针对重点产业链。面向石化、钢铁、有色、建材、装备等传统产业,强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基础支撑,推动转型升级。

 

8、针对高科技产业链。面向市场应用广、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5G技术、新材料、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适度提前布局,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培育,助推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